词条 | 瓦岗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军。大业末,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翟让领导起义,因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故名。起义军多渔猎手,勇敢善战。大业十二年(616年),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李密投瓦岗军,参与计谋划策,联合附近小股义军,在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隋将张须陀,大败隋军,声威大振。次年攻克兴洛仓(今河南巩县境内),开仓赈饥,农民纷纷参加瓦岗军。孟让、郝孝德等起义军也归附于瓦岗军,发展到几十万人,占有河南大部郡县。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并发布檄文,声讨炀帝罪行。瓦岗军成为隋末农民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多次击败隋军。后因翟让兄翟弘等说让夺李密领导权,李密先发制人,杀死翟让,部众离心。永平二年(618年)瓦岗军击败北上的宇文化及后,为洛阳的王世充所乘。北邙之战,为王世充所败。李密与其部下归唐。不久以反唐被杀。瓦岗军曾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在推翻隋朝的反动统治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瓦岗军隋末河南农民起义军。隋炀帝统治时期,政治残暴,民不聊生。河南东郡(今河南滑县一带)人翟让领导起义,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故以为起义部队之名。参加者多渔猎手,勇敢善战。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投奔瓦岗军,参预谋划,建策联合附近各支起义军,并在荥阳大海寺伏杀隋将张须陀,声威大振。次年克兴洛仓,开仓赈济饥民,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部队扩至几十万人,占河南大部郡县。不久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并发布檄文,声讨隋炀帝罪行,乘胜围攻洛阳。但由于瓦岗军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李密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杀害翟让,致使将士离心。永平二年(618年),起义军在沉重打击了宇文化及军后,为王世充击败。瓦岗军曾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围困洛阳一役又造成了对隋朝廷的直接威胁,故在推翻隋朝反动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