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整个保护生物学的核心。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群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物种和生物圈的持续生存是必需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最基本层次。它包括地球上物种的种类及数量的多少,从病毒、细菌、原生生物到细胞的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物种多样性代表了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物种多样性提供了资源,供人类社会之需。同时,虽然有一些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等还没有发现它们对人类社会的直接用途,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资利用的物种资源会越来越多。因此,物种多样性是我们的潜在资源宝库。
遗传多样性包括一个物种内部两个地理隔离种群间及某一个种群内部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它通过有性繁殖时基因突变和重组而表现出来。遗传多样性对于任何物种为维持繁衍其生命、抵抗疾病侵袭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必需的。在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和养殖业等必需的新品种计划中,动物和植物内部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存在于野生动植物物种体内的一些特殊性状。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层次。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代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物种的群集反应。沙漠、草原、森林等生物群落提供了相应的生态功能的连续性,给人们可以提供诸如控制水土流失、净化水和空气、调控洪水等服务。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据统计,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珊瑚礁和热带湖泊。深海也很有可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热带雨林之所以有足够多的物种要归功于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一个纲一昆虫纲。而珊瑚礁和深海中,多样性则并不只局限于某一类生物。而热带湖泊中物种的多样性则是由于在一系列隔离所致的特异生态环境中发生快速的辐射进化。与热带相比,温带的多样性要差一些。此外,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如在陆地群落中,种的丰富程度随海拔增高而升高,随太阳辐射和降雨的减少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