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田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2 田猎周代重要的习武内容。《礼记·月令》谓:“田猎以习五戎”,“五戎”是弓、矢、殳、矛、戟,五种兵器的简称。一年四季都要按规定进行田猎,春曰蒐,夏曰苗,秋曰狝,冬曰狩。《司马法·仁本》曰:“天子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在田猎过程中训练军士的战斗步伐、队形、行军、驾驶战车的知识技能,练习用“五戎”作战的技艺,一切行动都和战时相同,田猎实际上就是以野兽为敌的作战演习。后来帝王还往往用田猎来考察、选拔战将;或以田猎作为娱乐。 田猎古代的一种军事体育活动。既是打猎,也是习武练兵的一种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统治者就以田猎的方式将百姓组成队伍,锻炼行军、骑射等军事技能。当时的田猎,往往规模极大。战国时一次赵王田猎,竟使魏国边境举起烽烟,疑为赵国将要入侵,使正在与信陵君博戏的魏王虚惊一场。清圣祖玄烨 (1662—1722)曾定“秋狝”之制,以蒙古翁牛特旗为围场基地;乾隆时更明确了田猎具有军事和体育的双重意义。 田猎古代体育锻炼的一种形式。即打猎活动。齐相管仲特别重视通过田猎训练军队,并将齐国组成家、轨、里、连、旅、军(五家一轨,十轨一里、四里一连、十连一旅、五旅一军)的全民军事化编制,人人接受军事训练。“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见《国语·齐语》)。通过田猎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练,从而提高了全民的健康和武事的技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