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田赋征实、征购、征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田赋征实、征购、征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措施之一。抗战期间,华中、华南等富庶地区相继沦陷,财政失去主要财源,加上物价尤其是粮价急剧上涨,更使财政朝不保夕。1938年4月,国民政府颁行 《各战区粮食管理办法大纲》,即开始在各地贱价征购粮食。1941年8月1日,根据行政院颁布的 《战时各省田赋征收实物暂行通则》,四川省及西康省田赋交中央接管,由财政部设田赋管理处办理。9月16日开始,四川田赋改征实物,同时实行粮食征购。即根据中央核定征实和征购任务,两、元并用,征、购平摊,分摊到县,落实到户。按原地丁征册所列银额,每两折谷11石; 另按每两正税银折征田赋1征元额,每元折谷1市石。以两者相加的总数,定为征实、征购总数,其中,征实、征购各占一半。根据中央统一规定,粮食征购,依官价每市石稻谷按100元计算,付现金3成,其余7成发给粮食库券,年息5厘,自第3年起分5年偿还。田赋征实后,地方不另收其他款项,以土地为对象的各项摊派一律取消。到1942年6月止,四川征实及征购稻谷1356万石,超过中央核定数的13%,居全国第一。1942年~1945年底,四川、西康及重庆征实、征购、征借稻谷合计8699万石,为全国实收总数的38.57%。抗战结束后,田赋征实采取中央3成、省2成、县市5成的三级分成制,征借部分全归中央,带征公粮全归地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