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三类农业地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三类农业地区Zhongguo sanlei nongyediqu我国农业按照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和生产现状,大致可分为三类地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❶东部季风区:本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全国人口和耕地的绝大部分都在这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商品棉基地几乎都在本区。然而本区南北自然条件差别很大。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以南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因此一般又把东部季风区再划分为东南水田农业区和华北、东北旱田农业区两大块。东南水田农业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部分。这里是我国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农林渔牧业都比较发达、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60%;耕地占40%左右;稻谷产量占90%以上;棉花产量占45%以上;油菜籽播种面积占70%以上;花生播种面积占50%以上;甘蔗占100%;茶叶占100%;桑蚕茧产量占90%左右;猪存栏头数占60%以上;大牲畜头数占40%以上;淡水养鱼占绝大部分。华北、东北旱田农业区又包括东北农业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农业区和黄土高原农业区。这里大部分属温带,小部分属暖温带和寒温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耕作制度由南到北,从二年三熟到一年一熟。耕地多为旱作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的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用材林、温带水果的基地。 我国三类不同情况的地区范围略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