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电磁波测距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电磁波测距仪旧称“物理测距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其原理是直接或间接测得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两端点间往返一次的传播时间t2D,由D=1/2Vt2D求得距离。其中V为光速。 电磁波测距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定两点间距离的仪器。1947年瑞典人伯格斯特兰制出第1台光电测距仪,1956年南非人沃德利创制微波测距仪。20世纪60年代美国K&E公司生产的Range masterⅢ型以氦氖激光器作光源的测距仪,最短测距为1 m,最大测距为64 km,测量精度±(5 mm+1×10-6D),测量时间6 s,仪器重25 kg,32450美元一台。1979年出现的三载波测距仪,测距相对精度达千万分之一。微波测距仪,在20世纪70年代已达测距30 km(最远可达100 km),精度为±(15mm+3×10-6D)。1984年的微波测距仪的测距信号频率提高为160 MH,大大缩小了地面反射影响,测距精度达±(5mm+3×10-6D)。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