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疫疹一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疫疹一得

温病类著作。清余霖撰。两卷。霖字师愚,安徽桐城人。少屡试不第,遂弃儒攻医。擅长以石膏疗温疫,并创制良方“清温败毒饮”,活人甚多,在温病学上有一定贡献。本书撰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卷上论疫疹病因症状辨认,运气主病,指出病从口入。卷下论述疫疹差后诸症的治疗,疫疹诸方析义。以为治疫不宜表下,主张重用石膏以清热毒为法,并提出疫疹形色的鉴别辨治。后附余氏十一例疫疹重症验案。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故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疫疹的治疗大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温疫治法。其法延用至今,仍有实用价值。有乾隆五十九年手抄本,光绪五年(1879)刻本,光绪二十六年坊刻本,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道光延庆堂本影印本。程宝书《浅谈余霖对温病学的贡献》( 《浙江中医药杂志》 1982.7.304)可供参考。

疫疹一得

二卷。清余霖(生卒年不详)撰。余霖字师愚,桐城 (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见石膏性寒,有解肌表热、胃热、泻实热之功,乃恍然大悟,试用石膏重剂治疗瘟疫,取得良效。后游京师,时值瘟疫流行,用石膏治之,活人甚众。余氏积多年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专论热疫斑疹,热疫不同于一般热病,疫疹亦不同于一般疫病,故治法也有其独特之处,而热疫斑疹,交相传易,病同症同,故其治亦同。余氏对疫疹证治颇有发明,而自谦“千虑之一得”故以名书。上卷论疫疹病源、症状辨认,阐述运气主病,肯定病从口入;下卷论述疫疹差后诸症及治疗方法,疫疹诸方析义。以为治疫不宜表下,主张重用石膏以清热毒为法,并提出疫疹形色的鉴别辨治。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论斑疹,论治疫,论治疹,论疹形治法,论疹色治法,论发疮,论妊娠病疫,论闷证,论疫疹治验等。后附“疫疹条辨”共七十条,前五十条为热疫正病、正治之法,重点通过清瘟败毒饮一方,随证加减;后二十条是疫后调理法。余氏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故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疫疹的治疗大法。余氏为温疫治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制的温疫治法亦为后世所沿用。有乾隆五十九年 (1794)手抄本、乾隆年间原刻本、光绪五年 (1879)刻本、光绪二十六年 (1890)坊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