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痿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痿证

病名。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而废用。以下肢为多见,亦有手足并见痿弱的。严重者足不能任地,手不能握物,久则肌肉萎缩,甚则瘫痪。多由五志六淫、房劳食滞导致五脏内虚,肢体失养而引起。治疗上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即补脾胃,清胃火,祛湿热以营养五脏;及“泻南方、补北方”之说,即清内热,滋肾阴,使金水相生,五脏滋润。

痿证

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甚至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首见于《黄帝内经》。常见于西医学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发软瘫的后遗症等疾病。临床分四型辨证论治:
湿热浸淫老年人体虚久卧湿地,感受湿热之邪后,肢体逐渐出现萎软无力,身体困重,或麻木微肿,尤以下肢多见,胸腔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利筋脉,药用二妙散改汤剂加草萆薢15克,防己12克、牛膝、木通、蚕砂各10克、生薏仁、木瓜各30克煎汤服。
肝肾亏损久病耗伤肝肾精血,不能濡养筋脉,下肢痿软无力,腰背疲软,不能久立。或伴目眩发落,咽干耳鸣,遗精或遗尿,甚至步履全废,腿胫肌肉萎缩,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药用虎潜丸改汤剂煎服。若热甚者,去锁阳,或用六味地黄丸改汤剂加牛骨髓、猪骨髓、鹿角胶、枸杞子各10克煎汤服。若病久阴损及阳,则见怕冷,阳萎,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药用虎潜丸去黄柏、知母,加鹿角胶、补骨脂、巴戟天、肉桂、附子各10克煎汤服。
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养,肢体痿弱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腹胀,气短,面浮而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健脾益气,药用参苓白术散改汤剂煎服。若肥人痰多,可用香砂六君子丸改汤剂。
瘀阻脉络老年人跌打损伤,积血不消,阻塞脉络,筋脉失养,可见四肢软弱无力,麻木不红,唇紫舌青,四肢青筋现露,抽掣作痛或有痛点,舌紫暗脉涩不利,治宜益气养血。活血行瘀,药用圣愈汤(《东垣十书·兰室秘藏》方:生熟地、当归、白芍、黄芪各15克、川芎、人参各10克)加桃仁、红花、牛膝各10克煎汤服。
老年人体虚易感外邪,平时注意体育锻炼,调节情志,慎防外邪侵袭及房事过度;脾胃素体虚弱者应注意饮食调养,而高梁厚味,辛辣之品皆非所宜。病初积极投医,积极配合功能锻炼,预防肢体肌肉萎缩。病久则脏腑气血俱虚,治愈较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