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登西台恸哭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登西台恸哭记散文。一作《西台恸哭记》。南宋谢翱作。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恸乎丞相(即文天祥)”、“恸乎宋之三百年”(元张丁《登西台恸哭记注》)。为避元统治者的文网,词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撰。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本文追述了作者与文天祥共同抗元的往事,记叙了他和友人痛祭文天祥的经过,表达了他景仰英雄、热爱祖国的高贵品德和决不屈从元人统治的坚定志向。文章感情强烈而又语曲意深。战友文天祥就义后,作者“独记别时语”,数次“于梦中寻之”,甚至“恨死无以藉手见公”,敬慕、思念之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但在“悲不敢泣”的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作者痛悼亡友只得吞吐其辞:他以唐事代宋事,以颜真卿代文天祥,友人姓名也不直书。语词虽然隐约,意义却很明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文天祥与历史上颜真卿、张巡、颜杲卿、严光等仁人志士联系起来,既婉转含蓄,又相映成辉,确有浑然一体之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