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沙细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白沙细乐

纳西语称《北石细里》、《白沙细梨》等,均意为“白沙地区(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细腻乐曲”。纳西族大型古典乐曲。流行于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原为一部有歌有舞, 以乐为主的歌舞乐曲,在民间曾有乐章十余首,缠绵悱恻;哀伤动人。现发掘整理出《笃》、《一封书》、《三思渠》、《美丽的白云》、《公主哭》等近十首。用丝竹乐器演奏,人数少则三四人, 多达几十人。一说为蒙哥汗(元宪宗)三年(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征大理国途经今丽江时, 因感于纳西族首领麦良(阿良)的帮助临别所赠乐队演奏的乐曲, 故又名《别时谢礼》或《别时锡梨》, “锡梨”解释为“所赐之细乐”。现演奏时仍留有打包头、穿长袍、系腰带等蒙古族装束,乐器中的苏古杜(胡拔)即是蒙古族乐器火不思。另一说此套乐曲是民间为纪念被纳西族木天王以龙女公主为饵, 在白沙地区用计谋杀害普米族王子及其士兵而作, 故又名《白尸细里》, 意为“普米族殉难于北沙的细乐”, 《一封书》、《公主哭》乐章, 就是以此为题材内容的。解放后曾在昆明、北京等地演奏, 甚获好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