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血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白血病baixuebing

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点为大量白血病细胞在体内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并常出现幼稚白细胞),及异常白细胞对正常骨髓及其它器官、组织的浸润。根据临床病程,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以原始细胞为主,慢性者细胞比较成熟。根据白血病细胞形态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后者又包括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及红白血病。白血病见于世界各国。我国白血病的死亡率大致为2~4/10万人口,欧美国家为6~9/10万。它是国内十种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35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欧美国家则情况相反。成人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病毒、电离辐射、化学毒物或药物、遗传因素、染色体及免疫功能异常,均可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急性白血病以发热、难以控制的感染、出血、胸骨下端压痛、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也可引起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化验可见白细胞异常以及血和骨髓中原始白细胞大量增生。慢性白血病常起病缓慢、低热、乏力、脾大或淋巴腺肿大为常见临床表现,有特殊的骨髓象改变。治疗以化学治疗、放射疗法、支持疗法为主。也可用免疫治疗和骨髓移植。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人平均生存时间3个月左右,但经现代化学治疗者,疾病可缓解,生存时间延长。慢性白血病不治疗病程约3年。化学或放射治疗,初次治疗效果满意。

白血病baixuebing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占儿童期恶性肿瘤的首位,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3~1/2。3~5岁是发病的高峰,2岁前较少,10岁后发病趋势下降。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放射因素及病毒因素等有关。根据病程长短,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再根据其病理细胞的类型,分为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淋巴细胞型等若干类型。急性白血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贫血、出血及肝脾肿大。根据病期的不同和细胞学类型的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有的只表现为一般发热、乏力,亦可有败血症样高烧。出血多见于鼻、牙龈及皮肤。肝、脾、淋巴结肿大,不同细胞学类型肿大程度差异很大。但早期急性白血病一般以轻中度肿大为多。血液学检查,末梢血白血球计数可高、可低或正常。但在白细胞分类中可找到幼稚或原始的白细胞。确定诊断,主要是靠骨髓检查,多数骨髓增生活跃,大多数是原始及早期幼稚白细胞。该类细胞超过骨髓细胞的50%,有时骨髓全部被白细胞所占据,偶见其他系统的细胞。根据骨髓中幼稚白细胞的特点,可进行细胞学类型的分类。慢性白血病,在小儿时期较少见,与成人期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幼儿型多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急,有发烧、贫血、出血等似急性白血病的症状,但肝、脾、淋巴结肿大明显。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但一般<10万,可见原始粒细胞。骨髓检查,幼稚的粒细胞比例更高。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近年还开展了骨髓移植疗法及免疫疗法。预后:急性白血病病程较短,如不治疗,生存期一般<6个月。如进行联合化疗及其他综合处理,可以使部分病人的病情缓解,延长生存期。当然预后与白血病的细胞学类型、发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

白血病

造血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白血病细胞无控制地增生,出现在骨髓,各器官组织和外周血液中。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前者中最常见的有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粒—单核细胞型及单核细胞型,其次为早幼粒细胞型、红白血病。后者常见的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的有多毛细胞和幼淋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贫血、出血、发热、胸骨压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化疗、免疫、放射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骨髓移植。

白血病

欲称血癌。为骨髓内幼稚白细胞无限制地恶性增生,并进入循环血液中侵及身体各内脏器官。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白细胞增生的种类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性多种白血病。其中以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慢性白血病在病程中可转为急性。发病年龄无分布特点,老年人多呈亚急性过程,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多以头昏乏力、食欲低下伴轻度发热,以后逐步发展为典型的高热、出血、全身衰竭。周围血中白细胞减少,可能出现异常白血病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也可同时减低。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低下为主,易误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人患白血病时更容易合并感染,最常见呼吸道炎症,预后恶劣,死亡率很高。其次是消化道和颅内出血,也是重要的致死原因。其他如心、肝、肾功能受损也不容忽视。慢性白血病以粒细胞性多见,病程进展较慢,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数可达数万至数十万(正常在1万以下)、脾肿大,全身衰弱,病程1年至数年,常因急性变而死亡。老年人尚可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特点为全身淋巴结肿及肝脾肿大,虚弱无力,容易并发感染。骨髓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病程进展较粒细胞性白血病为慢,对治疗的反应亦较好。治疗方面首先控制感染、止血及全身支持疗法,待情况稳定可以耐受化学抗癌药物时再进行综合化疗。老年人体质较弱,常难于耐受反复多个疗程。脾肿大明显者可脾区深部X线照射,效果不确实。

白血病leukemia

俗称血癌。以血循环中白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的造血组织恶性疾病。肿瘤性细胞可能来自粒细胞、红细胞、成巨核细胞或单核细胞系中的一种或几种细胞。按照细胞来源不同,分别命名为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动物中的白血病有的已证实是病毒引起,如牛白血病,鸡白血病。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中国白血病的年发病率2.68/105,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肝脾肿大。某些遗传疾病易患白血病,如先天性愚型约20%发生急性白血病;同卵孪生中一个患急性白血病,另一个概率25%,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自然病程少于6个月,骨髓中原始细胞30%以上;慢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在1年以上,原始细胞2%以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