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3 白起?—257战国时秦国名将、军事家。郿(今陕西眉县)人,一称公孙起。相国魏冉荐于秦昭王为将,任左庶长。秦昭王十四年 (前293),与韩魏联军战于伊阙,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术,歼韩魏联军24万,俘敌主将公孙喜。以功擢国尉。继率军东攻三晋,次年,升大良造(最高军政长官),伐魏占大小城邑61座。二十八年(前279),受命攻楚,以直捣中心、速战速决的方针,用水火强攻速歼战法,歼楚军主力,迫楚迁都于陈 (今河南淮阴县)。加封武安君。四十七年 (前260),任上将军攻赵长平,以诱敌进攻,两翼设伏,分割包围,断敌粮道的战法,射杀赵括,降40万赵军未几全部坑杀。后在攻赵问题上与秦王、范睢意见不合,秦王怒令自杀。 白起?—前257年战国时秦国名将。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为大良造。屡建战功,夺得韩、赵、魏、楚很多土地。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功封武安君。前262年长平之战为秦主将,大胜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后为相国范睢嫉妒,被逼自杀。 白起?—前257又称“公孙起”。战国时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人。昭王时官至大良造,屡战获胜。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长平之战中采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赵后路之策大败赵军,杀赵括,坑杀其俘虏40余万。后为相国范睢逼迫自杀。 白起?~前257战国时秦国名将。一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历任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等职。屡战获胜,夺得韩、魏、赵、楚的很多土地。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功封武安君。前260年长平之战大胜赵军,坑杀俘虏40余万人。后因受相国范睢妒忌,与昭王意见不合,被逼自杀于秦都咸阳西门十里处之杜邮。秦人怜他死非其罪,乡邑皆祭祀之。司马迁称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唐德宗时,追赠他为兵部尚书。 白起战国后期军事家。秦国军事统帅。生年不详,公元前257年亡故。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为将,攻取70余城。二十八年(公元前279),率军攻鄢,用筑坝灌注法,溺死楚军民数十万人。二十九年(公元前278)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坑杀俘虏40万人。公元前257年被逼自杀。 白起?——前257一称公孙起。战国时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人。他善于用兵,受到秦昭王器重,任为将军。在征伐关东诸侯的战争中,累立战功,从左庶长一直升到大良造(最高军事长官)。其后屡战获胜,夺得韩、赵、魏、楚的很多土地。公元前278年,率军攻克楚郢都(湖北江陵西北),因功封武安君。公元前260年,被秦昭王命为将军。在长平之战中,采用迂回战术,先正面诈败,诱敌深入,最后出奇兵包围赵军,结果大获全胜,坑杀俘虏四十多万人。后为相国范睢所忌,被逼自杀。 白起?~前257战国时秦国名将。郿(今陕西郿县东)人。初为秦左庶长。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以主将领兵与韩、魏交战获胜,显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升为左更。二十二年(前293年)以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策略,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全歼联军24万,并因功升为国尉。次年升大良造。二十六年(前289年)伐魏,攻取大小61城。三十六年(前279年),率军攻克楚都,迫使楚国徙都,受封为武安君。四十二年(前273年),与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又大败赵、魏联军,斩魏军13万,将赵军2万驱入河中淹死。五十五年(前260年)长平之战,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主帅赵括击败,一举歼灭赵军40万。后因违抗秦昭王的命令,被贬为士伍,五十八年(前257年)被赐死于咸阳城外。白起一生攻必克,守必固,战必全歼,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