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马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马塔佛塔。在敦煌市党河乡白马塔村。相传前秦建元二十年(384),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东来传教,途中驮经白马死于敦煌,遂建塔纪念,故名。后代多次重修。塔身第2层镌石两块,镌木一块,分别书道光乙巳年(1845 )、民国二十三年(1934 )重修字样。塔身9层,高12米,直径约7米。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基层呈八角形,条砖包砌,每角面为3米。第2至4层为折角重迭形。第5层下有突出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第7层相轮形。第8层上面为六角形坡刹盘,每角悬风铎一只。第9层为连珠形塔尖。今为敦煌游览胜景之 白马塔位于敦煌市西郊敦煌故城南,今党河乡白马塔村内,距市中心2公里。 白马塔位于敦煌市党河乡白马塔村内。相传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东来传教,驮经白马中途死于敦煌,遂建塔纪念,故名。塔身9层,通高12米, 直径7米, 中有立柱, 外表涂以草泥石灰,粉成白色。基层呈八角形,条砖包砌,每角面为3米。第二至四层为折角重迭形。第五层下有突出乳钉,环绕一周,上为莲花瓣。第六层为覆钵形塔身,第七层为法相轮形。第八层上面为六角形坡刹盘,每角悬风铎一只。第九层为连珠形塔尖。此塔后代曾多次维修,在塔身第二层中镌石两块,镌木一块,分别书道光乙已年(1845年)、民国23年(1934年)重修字样。近年来又事修葺,蓝天绿树映衬白塔,微风吹拂铎声远扬,乃敦煌胜景之一。为省级保护文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