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百泉位于邢台市郊。为一组泉水的总称,包括百泉坑、葫芦套、黑龙潭、银沙泉、珍珠泉、达活泉、紫金泉等15泉,因泉甚多,故以百名之,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诸泉喷珠吐玉,奔流不息,一昼夜涌出量达60万立方米。元代郭守敬曾修筑沟渠,引水灌溉。现泉区有多处人工湖,颇具水乡风光。达活泉建为公园,水面广植荷花,周围亭榭掩映于绿树丛中,风光幽静。 百泉位于城区西北2.5公里苏门山南麓。因泉眼众多,故名。著名的有搠刀泉、涌金泉、喷玉泉等。泉水清澈,水涌如珠,汇成百泉湖,面积达3.4万平方米。众多泉眼自湖底涌出,渊涵澄澈,与苏门山相映生辉,形成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隋代在此建卫源庙,以后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形成河南省最大的园林建筑群。并有晋人孙登隐居处啸台,宋理学家邵雍故居安乐窝,元人耶律楚才住址梅溪,以及邵雍、许衡和孙奇逢等人讲学的百泉书院等胜迹。历代不少名人学士游此,留下碑刻350余通,篆、隶、真、行、草诸体兼备。其中北魏、唐时的造像碑,宋崔白作画、苏轼题词的布袋僧仪像,元赵孟頫书玉虚观碑记,明唐寅扇面画和清郑燮竹子画碑刻等,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清乾隆帝“驻跸苏门”时所作4首诗,也刻石嵌于碑廊。 百泉Baiquan spring又称搠刀泉、百门泉。位于中国河南辉县。泉水出县西北苏门山下,聚而成池,池水经百泉河,至新乡县合河镇入卫河。百泉之名先秦已见记载。北魏时修筑有蓄积泉水的陂池工程百门陂,陂方500步(约2亩多)。唐《元和郡县志》称魏、齐以来一直利用百门陂水种稻。宋代百泉成为御河(今卫河)的主要水源,济漕作用日益重要。明代在百泉河上修筑了5座水闸,利于泄洪和调节水量。清代扩大了水源,百泉陂的面积增大到50亩。1949年后经过整修,继续发挥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