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皇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皇子皇帝之子。确定其为皇帝的继承人则称太子。《续资治通鉴·宋纪·仁宗嘉祐八年 (公元1063年)》:“夏,四月,壬申朔,辅臣入至寝殿。后定议,召皇子入,告以帝晏驾,使嗣立。皇子警曰: ‘某不敢为,某不敢为!’ 因反走。” 皇子皇帝之子的统称 《史记·孝文本纪》: “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 皇子中立嫡长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而以诸皇子为王、为侯,给予勋封爵号。如西汉时,有关部门在前178年(汉文帝二年) 奏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封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王、侯传袭不能长久,然而有传可考。功过都不彰明的诸子则泯没无闻了。《辽史》 为弥补这种缺略,特制“皇子表” 以记诸皇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