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皮格马里翁效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皮格马里翁效应Pigemaliweng xiaoying

又叫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指教师对学习的殷切期待能收到戏剧性的效果的现象。皮格马里翁效应这个名称源于古希腊神话。皮格马里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牙雕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与期望倾注在自己雕刻的美丽少女塑像身上,竟使塑像活了起来。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L·F·Jacobson)做了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里翁效应的实验。他们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而后随机在各班抽取20%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并有意告诉每个班的教师,这些学生是未来的花朵,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对全体同学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比控制组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学生抱有期望,而且通过态度、表情与活动方式,将期待传递给他们(包括更多的提问、辅导等),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并给教师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而把感情和期待转移到学生身上。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这种效应并不经常出现,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本人的评价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不能轻易改变。而且,学生的进步还取决于学习条件、原有基础、学习方法、智力水平许多因素,并非立竿见影。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这一规律,对促进学生进步是有益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