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监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监督官名。清代临时机构中设有监督。《清史稿·职官志一》: “工部……宝源局监督3人。〔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定2人〕。”后改为大使 “(雍正)七年 (公元1729年)增置宝源局大使2人。” 《职官志六》: “禁卫军……军械、军法、军需、军医四科监督各1人。” 监督官名。清代设,为具体办事机构之主管官。初为户部、工部所辖之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在全国各类中、高等新式学堂及大学堂普遍设置,负责主持该学堂教育事务、各类考试,并掌董理学规,稽察办事人员,裁定经费出入等事。惟京师大学堂所设称“总监督”。辛亥革命后,改称“校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