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盛京定更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盛京定更钟清代盛京(沈阳)城报时之钟。金天德三年(1151),由僧人主持按旧式重铸于中京 (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境内)。后金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巡盖州(辽宁盖县)得之,运至盛京。清崇德二年(1637),清太宗皇太极命于城内建钟鼓楼,悬诸钟楼上,为报时及遇重大国事鸣奏。民国十九年(1930)钟楼被拆除,钟移入沈阳故宫保存。钟高2.1米,重3000余公斤,为纯铜铸造,顶呈半圆形,上钮为双龙蟠结,口径波曲状,面铸阳纹横竖线,中间阴刻铭文,楷体竖书汉文16行,计175字。为研究辽金历史、宗教及冶铸技术之实物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