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真理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真理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1912年在彼得堡创刊,当时是斯大林遵照列宁指示创办的群众性工人日报。多次遭受沙皇政府封禁。曾用《工人真理报》、《真理之路》等名称。1914年7月被封闭。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机关报。1918年3月迁莫斯科出版。其编委会由苏共中央直接任命。现日出6版。其版面严肃,长文章较多,一些重要文章都有严格的选稿计划。世界上有120个国家订阅此报。发行量达1000万份。 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 (今列宁格勒) 创刊,多次遭沙皇政府封禁,曾改用《工人真理报》、《真理之路》等名出版,1914年7月21日被封闭。二月革命后,1917年3月18日复刊,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后又改用《真理小报》、《工人之路》等名出版。1918年3月迁往莫斯科出版,并与《社会民主党人报》合并,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同时在国内47个城市印刷,每天出两刊,平时6版,星期一8版,日发行量为1000多万份。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订阅该报,该报设有22个部、处,在国外有50名常驻记者。该报刊登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教、体育等各类消息,版面严肃,栏目固定,重视读者投书,重视评论工作。《真理报》在国际上影响较大,是各国了解和研究苏联当代问题的重要窗口。 《真理报》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前苏联最有权威的俄文对开日报,在莫斯科出版。根据1912年1月在布拉格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苏联共产党的前身)第6次全俄代表会议的决议,于同年5月5日在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 创刊。当时作为合法的工人报纸出现,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列宁直接参与了创办工作,又是该报的思想领导人和主要的政论撰稿人。许多工人捐款资助该报并成为积极的撰稿人、记者和推销员。1912—1914年,刊登了约300篇列定的著作和1.6万多篇工人写的通讯报道。这期间8次被沙皇政府勒令停刊,并遭到190次追查。曾改用 《工人真理报》、《劳动真理报》、《真理之路》 等名称出版,其发行645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4年7月8日又被沙皇政府查封。1917年二月革命后,于3月18日复刊,正式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 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编辑部工作过的有叶列梅耶夫、加里宁·莫洛托夫·穆拉诺夫、奥利明斯基、斯大林和布哈林等,1917年4月18日列宁回国后,参加并领导编辑部工作。7月 18日编辑部被贵族士官捣毁,并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追查,又改以 《真理报传单》、《工人与士兵》、《工人之路》 等名义继续出版。十月革命后,于1917年11月9日复刊,1918年3月18日迁至莫斯科出版。1925年之前是俄共 〔布〕 (1925—1952改名为联共 〔布〕) 中央,1925年以后为联共〔布〕 中央和莫斯科市委机关报。1952年10月起为苏共中央机关报,由苏共中央任命的编辑委员会领导,设有22个部和1个新闻处,在国内外有105名常驻记者。在全国42个城市印刷。国外订户遍布120多个国家。日发行量1100万份(1986)。从1922年起,《真理报》 创刊日的5月5日被定为苏联出版节。 《真理报》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前苏联最有权威的俄文对开日报,在莫斯科出版。根据1912年1月在布拉格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苏联共产党的前身) 第6次全俄代表会议的决议,于同年5月5日在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 创刊。当时作为合法的工人报纸出现,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列宁直接参与了创办工作,又是该报的思想领导人和主要的政论撰稿人。许多工人捐款资助该报并成为积极的撰稿人、记者和推销员。1912—1914年,刊登了约300篇列定的著作和1.6万多篇工人写的通讯报道。这期间8次被沙皇政府勒令停刊,并遭到190次追查。曾改用 《工人真理报》、《劳动真理报》、《真理之路》等名称出版,共发行645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4年7月8日又被沙皇政府查封。1917年二月革命后,于3月18日复刊,正式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 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编辑部工作过的有叶列梅耶夫、加里宁、莫洛托夫、穆拉诺夫、奥利明斯基、斯大林和布哈林等,1917年4月18日列宁回国后,参加并领导编辑部工作。7月18日编辑部被贵族士官捣毁,并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追查,又改以 《真理报传单》、《工人与士兵》、《工人之路》等名义继续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