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知人论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知人论世zhiren lunshi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条批评原则。最早由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有也”。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诗书,就要了解这个人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时代。后来人们将“知人论世”理解为评论他人作品时须了解他的时代生活背景和作品产生的具体环境。刘勰说:“文变染乎性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文史通义·文德》)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家们总结出来的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它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家无不生活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他的思想、情感、愿望和理想都与他生活的现实生活有直接关系。当这些主观因素融汇于文学作品中时,人们也只有联系作家的时代和他个人生活经历才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蕴含。因此,“知人论世”是一种切实可行、极有价值的文学批评方法,运用它人们才能对作品做出科学和正确的评论。由于这种方法是联系文学作品之外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和原则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社会批评萌芽。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为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掌握这一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如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说:“惭予廷阴人,安得结子韈,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泪没。”他认为自己由思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渐愧。杜甫却不同,他在《壮游》诗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毅然辞京而返;梅尧臣却委屈之极。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却以此为必由之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如“右迪功郎”,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杜甫和梅尧臣在两首诗中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所以,“知以论世”,“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