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窟艺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窟艺术

在山体上开凿洞窟的佛教寺庙建筑。它包括石窟营建及雕刻,壁画绘制,佛像雕塑等综合的艺术形式。
石窟寺源于印度,最早是便于佛教徒远离尘世面壁修行的需要而开凿于深山僻野。中国兴建石窟寺约开始于3世纪,盛期在5-8世纪,以后营建活动逐渐衰歇,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终止。石窟 一般都选择于山清水秀之处开凿,以烘托石窟造像的艺术效果及感染力。石窟艺术所涉及的形象,最初都是取材于佛教教义,后来才逐渐世俗化。中国最早的石窟壁画主要是佛像、佛传故事、供养人像、装饰图案等。形式上以单幅画或组画出现。其变形巧妙,线描劲秀,色彩质朴,神态生动,体现了外来艺术与中国本土艺术的初步融合。这一时期的石窟雕塑也深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其雕像薄衣贴体,褶纹稠密,风格优美纤细。及至隋唐时代,石窟壁画中佛传、本生故事减少,经变故事增多,多以横幅对称的构图出现,构图严整,规模宏伟,色彩绚烂,形象优美。这时的造像进 一步民族化、世俗化,造型洗练、比例适度、神态恬静、动态自如,造像多为褒衣博带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我国现存的石窟主要有: 新疆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甘肃敦煌石窟群、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南北石窟寺;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河北峰峰响堂山石窟; 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四川广元皇泽寺石窟、大足石窟、安岳石窟、乐山大佛等。


隋 敦煌石窑内景 (427窟)

石窟艺术

佛教建筑艺术。包括洞窟内的雕塑和壁画,以及附属在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绘。起源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新疆、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建造起石窟。以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最为知名。

石窟艺术

我国石窟艺术的开凿,创建当始于公元3世纪,直至宋元终止,历时千年;由西向东,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兴盛、衰败密切相连。尽管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的石窟艺术手法、样式、风格有所不同,但西域风格逐渐淡化代之以中国风格是共同的特点。石窟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佛、菩萨、佛传、本生故事及供养人礼佛等。在石窟艺术中主要的艺术形式是石刻造像,塑像,壁画,龛室装饰图案等。我国石窟艺术主要集中在西北、中原一带。著名的石窟如新疆的克孜尔石窟,森塞姆石窟,七里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材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山西的天龙山石窟,云岗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鸿庆寺石窟,四川的广元石窟,大足石窟;云南的剑川石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