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门位于庐山西南的铁船峰和天池山之间。明代桑乔《庐山记事》云:“石门者,天池、铁船二山,并峙如门也。”故名。门内峰崖隔涧矗立,构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间仅存一缝,游人须侧身而行。沿涧遍布巨岩怪石,其中最大一块可坐数十人。岩上镌有“石门涧”三字。晋隆安四年(400)二月,慧远等三十余人所作游石门诗,仅存慧远一首及《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石门内有一处大断层,峰峦峭壁千丈,上接云霄,下临深渊,人称“万仞石城”。中有瀑布飞泻出涧,声闻十余里,旧称石门涧瀑布,是庐山最早见于史载的著名瀑布。李白《庐山谣》所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即赞此景。徐霞客《游庐山日记》描述石门涧群峰、瀑布云:“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处;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石门位于市西北石门镇小北江与流溪河汇合处。因两岸有山对峙如门,故名。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南越丞相吕嘉曾在此阻击杨仆楼船南下,清兵入粤时明将曾在此抗击。石门南,江面开阔,夕阳落照,波光与云霞相映,景色甚美,有时可见海市蜃楼幻景,名曰石门返照,为羊城胜景之一。唐人陈陶、清人梁佩兰有诗。石门北有“贪泉”,传说饮之者顿生贪婪之心。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饮贪泉之水而不改清正作风,并赋《酌贪泉》诗,阐明贪与不贪在于自身,不在于泉。现石门建有金沙度假村,为旅游休闲胜地。 石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位于市东南80公里的石门山中。海拔2094米。以两峰对峙似门而名。《秦州志》载:“其山壁立千仞,苍翠欲滴,四周峭壁无径,中通路若门,因号石门,盖天险也,……为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两峰间的聚仙桥下石壁,有一大方形黑浑圈,状若门楣,或谓山由此得名。峰峦奇秀,松柏参天,岚雾常留,人称“甘肃小黄山”。石门山境幽奥深邃,系道家胜地。“石门夜月”为秦州八景之一,清代文人张世英曾题“陇月先得”匾额。山上殿宇之建造,最晚始于明代。现存古建筑27座,明、清两代塑像20余尊。自然风景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石门矿床勘探或开采时,在围岩中挖掘的无直通地面出口、与矿体走向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坑道。它一般作为联结竖井(或斜井)同主要运输水平巷道之间的主要通道。挖掘在矿体内的这类水平坑道称为“穿脉”。 石门位于广西融安县大良乡东北,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因京都山腰两座大石山对峙如“门”而得名。石门有一处天然岩溶天桥洞,流水从洞底流出。洞内垂直三层,分上、中、下天桥洞。上天桥洞前后两进,有甬道相通,洞内宽敞明亮,形似厅堂,中天桥洞亦是前后两进,比上天桥洞宽敞明亮,洞内存有清代石刻8块,记述当地人民避乱躲藏洞中制订的洞观。下天桥洞洞口还新建了一个40多米高的石门水库,库容3800万立文米。 石门见“噶顺沟山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