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鼓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鼓歌唐韩愈的七言古诗。石鼓,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出土的十块鼓形石。其上刻籀文(大篆)四言诗,称为石鼓文。诗即为此而作,时间约在元和六年(811 )。全诗462字,先述写作缘起,再写石鼓文由来,然后描述所见张生拿的拓本: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 自称“好古”的作者认为,“如此至宝存岂多”,“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这是无价之宝,他请求留置太学,以便“诸生讲解得切磋”。他的意见并未得到“中朝大官”的重视,致使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作者为珍贵文物得不到妥善保存和利用而感叹。 石鼓歌宋苏轼的七言古诗,《凤翔八观》之一。石鼓在唐初天兴(今宝鸡)三畴原出土后,置于凤翔孔庙内。每块石鼓上各刻四言诗一首,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唐人以为是周宣王时所制,宋以后才认为是秦始皇以前的刻石,所以韩愈、苏轼的《石鼓歌》均在诗中描述了周宣王的文韬武略。苏轼在凤翔孔庙见到了实物: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即攻马亦同, 其鱼维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