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硝态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硝态氮nitrate nitrogen土壤或肥料中以NO3-态存在的氮素。土壤中有机物质经氨化作用产生的NH3(或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一步氧化经NO2-,形成硝态氮(NO3--N),此作用称硝化作用。分别由专化性很强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分两步完成。硝态氮易溶于水,可随水在土壤剖面上下移动,不为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淋失。如土壤中NO3-含量丰富,在嫌气条件下,又有充足的有效碳给源,则NO3-易被反硝化而转变成NO2-,再还原成N2O、N2,而逸失于大气中。土壤耕层NO3--N变动大,虽然旱地土壤速效氮中NO3--N占的比例较大,也不宜单以耕层土壤NO3--N含量为土壤供氮水平的指标。在干旱及半旱地区,NO3--N淋失现象较少,可以用一定深度的土壤剖面中NO3--N含量来表征土壤供氮水平,从而预测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土壤中NO3--N,可以1 mol L-1NaCl(KCl)浸提后用紫外分度法测定。硝态氮肥有硝铵、硝酸钾、硝酸钠等多种,都易于为植物吸收和利用。肥料溶解后,先用还原剂将硝态氮还原为铵态氮,然后以蒸馏法测定其含氮量。在水环境监测中,可判断水体遭受有机污染后的自净过程和卫生安全程度。当该指标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低时,表明自净过程已完成,危害性较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