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硫liu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符号S。自然界有单质硫存在,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硫,其名称源于印度梵文sulvere (火的来源) 一词,中文名称为硫,由公元前6世纪所用“石流黄”名称演变而来。硫的存在远不如同族的氧那样丰富,仅占地壳的0.048%,是一种含量较少的元素,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单质硫的矿床常蕴藏在火山地区,化合态硫包括硫化物和硫酸盐两大类矿。最主要的硫化物矿是黄铁矿FeS2,还有方铅矿PbS,闪锌矿ZnS和黄铜矿CuFeS2等,硫酸盐矿以石膏CaSO4·2H2O和芒硝Na2SO4· 10H2O为最丰富,还有重晶石BaSO4和天青石SrSO4等。硫还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它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之 一,腐蛋发出的臭味就是蛋白质中某些含硫氨基酸,在嫌气菌作用下硫被还原成硫化氢的缘故。硫也是植物所需要的七大营养元素之一,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硫酸盐。硫为淡黄色晶体,又称硫磺,俗称硫黄。固体硫多达30余种晶型,其中八元环硫S8,六元环硫S6,七元环硫S7,十元环硫S10,十二元环硫S12和多聚链状硫Sχ等均有。最重要的硫的变体是正交硫Sx和单斜硫Sβ,其转变点温度是95.5℃。正交硫是室温下唯一稳定的存在形式,所有其他形式硫放置时都转变成正交硫。正交硫熔点为 112.8℃,相对密度为2.07(20℃),单斜硫熔点为119℃,相对密度为1.96,沸点都是444.674℃。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差,性松脆,不溶于水。无定形硫主要有弹性硫,是由熔态硫迅速倾倒在冰水中所得,不稳定,可转变为晶态硫。硫蒸气分子含硫原子可高达10个,而其液态是含有6~8个原子的聚合链和环状结构的混合物,液态硫在160℃时粘度突增,呈独特粘弹性能。晶态硫能溶于有机溶剂,如 二硫化碳中,而弹性硫只能部分溶解。硫的氧化态为-Ⅱ,+Ⅱ,+Ⅳ和Ⅵ。硫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比氧稍差。它能和金、铂和钯以外的金属直接化合,也能和氮、碘、碲及希有气体以外的所有非金属化合,生成硫的化合物。硫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其中有少量三氧化硫),有剌鼻气味。硫也能和很多化合物起反应,如浓硝酸和浓硫酸都能将硫氧化。在硫的化合物中有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配位共价化合物。硫的用途很广,大部分用于制造硫酸,在橡胶工业上使生胶成为坚韧有弹性的熟胶硫化过程要用硫,染料工业上用硫制耐光耐洗的硫化染料,利用硫的可燃性制造黑色火药、火柴和焰火; 农业上用来制农药,如石灰硫黄合剂、多硫化钡和有机硫剂; 医药上用硫制软膏治疗皮肤病等。由于硫的熔点低,可用泵注入过热水于石灰石岩层中使其中天然单质硫熔化而以液态形式获取,这是1890年美国的H·弗拉施发明的佛拉施法。硫亦可从黄铁矿、石膏、熔渣及石油馏分 (如燃料油) 中提取。 硫Liu第16号化学元素,符号S.原子量32.066,天然界有单质硫存在,淡黄色晶体,俗称硫磺。由于晶形不同.溶点在112℃至120℃不等,沸点444.7℃,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略溶于乙醇和乙醚。硫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硫磺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制造硫酸、炸药、农药、橡胶、火柴、医药等。 硫黄色固体非金属元素,可用来制造火药等。通称 “硫磺” 。包括硫铁矿、伴生硫和自然硫。流域内硫铁矿保有储量4361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2.1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次在河南省和山西省,其中内蒙古狼山地区是中国3大硫铁矿之一。伴生硫保有储量4481.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8.97%,主要分布于青海、陕西、甘肃等省的几个有色金属矿床中。自然硫保有储量2.92亿吨,占全国的99.7%,分布于山东泰安(中国惟一的大型自然硫矿)。矿床类型以沉积型、热液型为主,其次为细脉浸染型、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