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碑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碑刻在碑、碣上铭刻文字,或记功德,或叙行状,或记述事件等的统一称。秦始皇刻石记功,开碑刻之风气。汉以后,碑刻之风气大盛。长方形的刻石称为“碑”;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称为“碣”。 碑刻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文字或图像。刻石之风流行于秦汉之际,东汉时期盛极一时。但从秦至西汉200年间,只有10余种刻石传世,字数不多。东汉以后,刻石大增。魏晋之时,朝廷屡申立碑之禁,碑石数量骤减,墓志大兴。隋唐时期,碑刻之风又兴盛起来,事无巨细都刻石勒铭以纪之。此后,石刻文字几遍中国。刻石种类很多,大致分类包括:碣、碑、墓志、摩崖、石阙、造像、经幢、浮图、石经等。石刻文字是考据文史、研究书法的珍贵资料。考证碑刻拓本的碑版学也应运而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