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碧鸡漫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碧鸡漫志

笔记。南宋王灼撰。五卷。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内容分三部分,一为论述上古至唐歌曲的演变,一为评论北宋词人的风格流派,另一部分为考证唐宋乐曲命名的原由及其与宋词的关系,乃至所属的宫调。王氏论词内容第一,次为词采,推重苏轼而非柳永,比较肯定贺铸、周邦彦;对北宋单调纤弱词风颇致不满,反对在文学创作上墨守成规,认为以今之斜阳芳草,淡烟细雨,规范后世作者,是愚而不妥。对李清照、柳永有褒有贬,评论大致公允。据序称是书五卷,但传世者却有一、五、十卷三种本。收入《唐宋丛书》、《说郛》、《学海类编》等丛书。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一册,收五卷本,后附有校勘记。

碧鸡漫志

理论批评专著。五卷。南宋王灼撰。王灼(生卒年不详),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绍兴年间曾为幕僚。博学多闻,娴于音律,谙于词学,著《颐堂词》一卷。《碧鸡漫志》为其论词之作。据书前自序,约于绍兴十五年(1145)冬寄居成都碧鸡堂妙胜院,常至友人家宴饮听歌,归后则“旁缘是日歌曲,世所闻见,仍考历世习俗,追思平时论说,信笔以记”。后加以整理增广,于绍兴十九年(1149)春成《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为笔记体,材料编排、次第虽不很谨严,但也有大致体系可寻。词又称“乐府”,其产生与发展演化与音乐的关系很大,故此书卷一的十三条首论上古至唐宋歌曲之递变及与诗之关系。作者颇能抓住根本,以“人莫不有心,此歌曲之所以起也”,说明抒情言志是歌曲产生的动因。又引《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律和声”的传统说法,强调志在先,诗随之,歌曲又随志、诗而不同,故颇不满世俗以词就音、依谱填词的做法。以下递论“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的流衍之渐。最后复又强调“歌曲拍节乃自然之度数”,因于喜怒哀乐之情,故应以达意为主,但亦不废拍节、度数。
卷二的二十三条主要评论唐宋的词人词作,而以北宋作家为主,其中不泛灼见,如评晚唐五代词“虽乏高韵,而一种奇巧,各自立格”,所论颇为允当。作者主张论词应重内容,重不主故常,故推重苏轼而非柳永,认为柳词“浅近鄙俗”,而以苏词能“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嘲弄那些“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者为鄙陋可笑。对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一方面予以褒扬,谓其“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可多得”,又称其作品“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另一方面又非难李词“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则反映出封建士大夫的偏见。
卷三、卷四、卷五又从音乐着眼,考订《霓裳羽衣曲》、《凉州》、《伊州》、《甘州》、《虞美人》、《水调歌》、《菩萨蛮》等二十九个曲调得名的缘由、与宋词的关系及所属宫调,辨析传闻、史料之误,用力甚勤。尤其是辨明了其中的法曲、大曲之曲体,辨明了《河传》的宫调,辨明了古乐府与今乐府、声诗与长短句、唐调与宋调的区别,很有参考价值。有些条目颇为精审,如《四库提要》说:“其辨《霓裳羽衣曲》为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唐明皇为之润色,援白居易、郑嵎诗注为证,一扫月宫妖妄之说;又据谱谓是曲第一至第六叠皆无拍,证唐史载王维论按乐图霓裳第三叠初拍之伪,持论极为精核。”此部分虽失当之处在所不免,但各曲调的缘起赖以保存,故为研究词史者所重。
后世所传有一卷本、五卷本、十三卷本三种版本,互有同异。现在所通行者,为中国戏剧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及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所收五卷本。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 (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为分论,各为:凉州,霓裳羽衣曲,甘州,胡渭州,六幺,西河,长命女,杨柳枝,喝驮子,兰陵王,虞美人,安公子,水调歌,万岁乐,夜半乐,河满子,凌波神,荔枝香,阿滥堆,念奴娇,清平乐,雨霖铃,菩萨蛮,望江南,麦秀两歧,文溆子,后庭花,盐角儿。对分论所列各条,一一追述名之缘起与渐变宋词之沿革。此书认为:三百篇之余音,至汉而变为乐府,至唐而变为歌诗。到唐中叶,词已萌芽。到宋代,歌诗之法渐绝,而词乃大盛。其时,士大夫多娴音律,往往自制新声,渐增旧谱。因而一调或变至数体,一体或有数名,其目几不可殚举; 又非唐及五代之古法。本书就其传授分明,可以考见者核其名义,正其宫调,以著倚声所自始。其余晚出杂曲,则未一一详述。至金、元院本既出,歌词之法几乎亡失不存,文士所作仅能按旧曲平仄循声填词。自明以后,就变为文章,不再是律吕之事了。本书所论宫调,未解其说。但其间正变之由,犹赖以略得其梗概,可资参考。书中辨霓裳羽衣曲为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唐明皇为之润色,援引白居易郑嵎诗注为证,一扫月宫妖妄之说。又据谱谓此曲第一至第六叠皆无拍,证唐史载王维论按乐图霓裳第三节初拍为讹,其持论极为精核。至于书中以当时念奴娇为唐曲而杂列古曲之中,而以出自梅尧臣之盐角儿附于古曲之列等,也是作者千虑之一失。此书考证宋词曲的内容及源流,品评词人的风格和流派,成为研究宋词曲的重要史料。有 《四库全书》本。此外,《碧鸡漫志》另有五卷本,经清初钱曾校勘补足,鲍廷博将其收入 《知不足斋丛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