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磕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磕脑kēnǎo也作“榼脑”。一种用厚实面料或皮毛制成的 兜帽,左右两侧及脑后带有帽裙,使用时套在头上,仅露出脸面。宋代以后较为常见。明初规定为军将武士之服。士庶男子偶亦用之,尤以骑士、猎户为多见。后俗小儿多戴之。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一出:“虎磕脑、虎皮袍,两眼光辉志气豪。”《三国志平话》卷上:“帝见一人带狻猊磕脑,龙鳞铠、青战袍、抹绿靴。”《明史·舆服志三》:“(洪武)二十二年令将军、力士、校尉、旗军,旂常戴头巾或榼脑。”《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只见一个老儿,裹着磕脑儿头巾,穿著一领茶褐罗衫,系一条皂绦。”明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一:“洪武二十二年,为申严巾帽之禁……将军、力士、校尉、旗军常戴头巾或榼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