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Shehui zhuyi jingshen wenming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❶文化建设。它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卫生、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
❷思想建设。它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 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 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概言之,最主要的是革命理想、道德和纪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是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大力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共产主义品德教育,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的开展等。后者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82年9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决策。1986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的根本指导方针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用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去解决思想性质的问题;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要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要明确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因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