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Shehui jiaowang
人与社会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交换活动,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有两种形式:❶人们利用言语或非言语(如表情、姿态、手势等)的手段进行的“面对面”的自然心理接触,这是直接的社会交往,一般简称为“交往”;
❷人们借助于书面言语、大众传播或技术设备所进行的心理接触,这是间接的社会交往,又称“沟通”。一般来说,“沟通”一词更强调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交往可仅限于人们的行为,前者比后者更意味着心理上的充分接触。不过,直接的社会交往若也有信息的充分交流,则也可称为沟通。在英文中,交往和沟通共用同一个词,即communication,而在汉语中,交往其实已包含了沟通。社会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形式,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人都要进行社会交往,这是生产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心理需求。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交往还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的社会交往,可以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适应社会。而缺乏社会交往,久而久之,往往使人人格偏常,如孤僻、固执、冷漠、退缩等。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有一特殊的现象,一方面有较强的社会交往需求,一方面又有自我闭锁心理。教育者应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以此增长见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友谊,并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为此,也要帮助某些青少年克服交往中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如害羞、自卑、疑心、嫉妒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