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社会分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社会分层shehui fenceng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结果。“分层”这一概念本来是自然科学家用来说明地层、土地等物质结构的概念,以后西方社会学家借用来说明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即划分人们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地位——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韦伯认为,作为经济标准的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上的机会;取决于出卖货物或技术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经济收入;作为社会标准的社会地位,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享有的荣誉和声望,而荣誉和声望又是由人们的身份(家族世系)、仪表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的;作为政治标准的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它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而且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韦伯认为,这三条标准作为分层尺度是密切相关和相互联系的,有部分的重叠,而且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可以转化为其余的两个。但它们之间并不完全等同或互相代替,各自都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一个尺度。财富差别产生阶级,威望差别产生身份群体,权力差别产生政党。 社会分层根据一定标准,把人们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最早提出由阶级、地位和权力标准组成的分层模式。美国人类学家沃纳(W.L.Warner,1898—1970)在1931年根据财产、地位和声望等综合指标提出美国社会的六个等级,称“韦伯—沃纳分层法”。西方社会学盛行多元多层的社会分层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相对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结合其他标准描述和分析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又称社会阶层化,指根据社会成员的地位、身份、财产、权利、声望等方面的差别而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这种等级分层是建立在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阶级、阶层、种姓等级是西方社会学社会分层的三个主要形式。阶级是以经济地位的差别为依据的一种分层体系,阶层则是根据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法典化的封建制度而划分的,主要依据的是社会成员的出身门弟。种姓制度是根据不同的特权划分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最典型的是有着宗教背景的南非种姓制度。在上述三种形式的社会分层中,阶级制度是最普遍适用于各种社会成员的一种制度。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分层有许多不同的理论。马克斯·韦伯提出社会分层三体系论,认为应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三个因素来划分社会阶层。经济因素分化出若干阶级,社会因素分化出若干社会集团,政治因素分化出若干政党。这三个体系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成为划分阶层的决定性因素。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分层是公正的,也是必要的。它表明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社会成员所得奖酬的多少是根据社会需要所决定的。上层社会的人具有非凡的才能,理应比下层社会的人得到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就在于鼓励那些为数较少的天才占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以承担社会需要他们承担的角色,完成社会交给他们的重任。为此,社会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奖酬,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冲突论者则认为,现行的分层制度对大多数人和作为整体的社会来说,都是不公平和不利的,它表明不同的群体利益的冲突。不同的阶层和等级是由于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有限的社会财富的争夺和冲突而造成的。许多事实表明,占有较高地位和较多财富的人并不具有非凡的才能。相反,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培训,以获得这样的地位和财富。以学分成绩为标准的传统教育制度与担任实际工作几乎是脱节的,它使有能力胜任某项工作的人失去工作的机会。因此,分层实际上只是体现了权力集团的价值标准,它妨碍了社会很好地履行其功能。 社会分层依据一定的社会特征把人划分为不同社会群体并区分出等级层次。最常用的分层特征是经济地位、收入、文化、社会声望等。是社会学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有本质区别。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否认阶级分析的重要性,认为分层的各种社会特征是同等的,不存在谁比谁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承认分层的多维性,但强调阶级分析的决定作用,认为人们的阶级特征制约着其他社会特征,同时,也肯定阶级内的阶层分析。社会分层不仅注意到社会的阶级结构,还注意到其他社会结构,能够更全面地、立体地把握社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