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医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社会医学shehui yixue

研究各种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医学分支学科。主要是探求人们患病的社会根源及其规律,制定各项社会措施以保护和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疾病的形成,是自然、社会、心理诸因素的综合作用。这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劳动、创造、社交等一般生物没有的特性,即社会性。这种特性使人们之间以物质、能量、信念三种形式进行交换。这种相互交换如果数量不足或方式不合适,都会给人们造成身体的病理状态。如在社会动乱或突然灾祸降临时,往往有某些疾病流行;一旦社会安定,灾祸消失,疾病也会停止流行。这说明社会不但能致病,也能治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而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性逐步提高。社会医学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疾病的防治有了一个全面的科学认识,以更有效地保护人群的身心健康。

社会医学

医学分支之一。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和社会学等方法,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卫生等)与人群疾病及健康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探讨人们患病的社会根源,科学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并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以保障和促进人群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们积极全面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本学科的出现,是人类战胜疾病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人们对自身疾病的形成(自然、社会、心理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及其防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保持和促进人群身心健康。

社会医学

探求疾病与社会诸因素之关系的科学。由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治疗学等组成。社会医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医师儒勒—盖林在1948年创用。我国医书《内经》提出医务人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所谓中知人事即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此认识含有一定的社会医学思想萌芽。
社会医学主要是研究社会诸因素如经济、文化、风俗、婚姻、家庭等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探讨和采取社会医学措施,防治那些与社会诸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如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
我国很重视社会医学的研究和应用,1979年卫生部组织编辑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981年南京召开的首届医学辩证法学术会上讨论了如何建立这门学科,我国已把社会医学作为正式课题列入我国学术界的议事日程,并已列入医学教育的课程计划。
当前世界卫生状况和有关社会经济情况尚有很多问题须待解决:世界上约有十亿人口陷于贫穷、营养不良、疾病、绝望的恶性循环中;多数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高达100—200‰,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仍很猖獗,每年出生的八千万婴儿中90%得不到免疫接种,仅非洲地区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儿童死于疟疾,血吸虫病约在70多个国家中流行,佑计约2亿人被感染;发展中国家平均期望寿命只有55岁左右,非洲和南亚地区仅50岁;发展中国家约有近2/3的人口得不到任何长期的卫生保健;发达国家心血管病造成的死亡率占死亡总数的1/2,癌症占1/4;随着工业化,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病、吸毒、工业污染等社会性病不断增加,人口老化而带来的社会问题等都是社会医学的新内容。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会议要求“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要达到这一目的,任务非常艰巨,社会医学将有很多工作要做,社会医学今后必将大大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