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语言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社会语言学shehui yuyanxue

语言学流派之一。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1952年,是美国语言学家H·丘里在他的论文——《社会语言学的设计:语言和社会阶层的关系》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以后,“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这一概念便被沿用下来。其实,社会语言学的思想是学者们从瑞士语言学家F·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中受到启发的。索绪尔提出了“共时”和“历时”两个概念,历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纯净单一的静时态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转瞬即逝,可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静时态只能是一种心理现实,不可能是客观存在。学者们在索绪尔两个概念中间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即选择祖孙三代或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受试者,调查他们之间的语言变异,从而以共时研究的方法取得了历时研究的数据。这种方法以后推而广之,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索绪尔以后,法国的社会学学派认为,语言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事实,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捷克的布拉格学派则比较重视语言风格的研究。这两个学派都为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社会语言学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美国首次召开了社会语言学讨论会,以及会后由W·布赖特主编的会议论文集——《社会语言学》的出版。
顾名思义,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一种宏观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语言社会本质的研究范围包括:语言社会本质的特点和规律;语言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语言、意识、社会在起源上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形成的关系;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语言演变和社会演变的关系等。语言差异研究的范围包括:同一社会的标准语和为社会所制约的不同变体之间的差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产生的差异;同一社会中因语言接触而引起的差异;交际者因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职业等社会因素不同而产生的语言运用上的差异等等。社会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差异和造成差异的社会因素。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实地调查法、数学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实验分析法等。
社会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和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学者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有人主张把社会语言学分成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全局性、整体性问题,诸如语言的规范化、多语现象等。微观社会语言学研究局部的、个人的问题,诸如语言的社会变异等。还有些学者主张把社会语言学分成“语言问题的社会学”和“社会问题的语言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的范畴一般属于社会学,而从社会因素出发来研究语言变异的后者,才是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从产生到现在不过30年的历史,但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有力地促进了语言学自身的发展。同时,社会语言学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产生了好几个分支,比如一般社会语言学、具体社会语言学、历史社会语言学、比较社会语言学、透视社会语言学等。

社会语言学

研究与语言的社会本质有关的问题。主要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将语言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研究社会语言。例如研究个人用语对其社会环境的依赖作用等。

社会语言学

研究语言和社会文化、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美国语言学家丘里1952年最早提出“社会语言学”一词。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的关系,各种语言变体的结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各种语言社团的语言使用状况,双语现象,语言与性别,语言与环境,语言与政策等。我国于80年代开始了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