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祆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祆祠祆教神庙。北朝以降,欲招来西域,遂有拜胡天制,皇帝躬亲祭拜。当时所谓“淫祠”、“淫祀”,当包括祆祠在内。《通典》卷40载,唐武德四年(621),置祆祠及官,为最早见于记载的祆祠。贞观二年(628)所置波斯寺当亦为祆祠,因祆教自波斯传入故也。唐代胡风大盛,两京及碛西诸州多火祆祠,岁再祀而禁民祈祭(《新唐书·百官志》)。据韦述《两京新记》及宋敏求《长安志》等,长安有胡祆祠五所: 一在布政坊西南隅,一在醴泉坊西北隅,一在普宁坊西北隅,一在靖恭坊街南,一在布政坊。东京洛阳有三所: 一在会节坊,一在立德坊(《唐两京城坊考》 ),一在市西坊(《朝野佥载》卷3 )。凉州有一所(同上),沙州有一所(《沙州图经》)。武宗会昌五年诸教遭禁,祠亦毁废。后弛禁。北宋时东京开封有三所祆祠,并重新列入国家祠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