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90 神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含义又有如下几个层次:(1)有人格的神灵,如“天神”、“鬼神”。宗教及神话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存在。是人们借助外界力量以征服自然的虚幻反映,并被赋以人格化的形式。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殷周时极为普遍。“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国语·周襄王十八年》)。《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何晏集解: “神,谓鬼神之事。”亦指人死后的英灵。(2)微妙的变化,神秘莫测。《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宋代把神看成变化的内在动力。如张载:“天下之动,神鼓之也”(《正蒙·神化》)。程颢:“冬寒夏暑,阴阳也;所以运动变化者神也” (《遗书》卷十一)。(3)精神。《荀子·天论》: “形具而神生。”这里的神就指精神。 神spirit机体精神意识和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古称神志、神智、神明、神识、神气等, 简称神。神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整个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即神气; 狭义的神是指精神状态, 意识活动, 即神志、神识。神的生成, 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 并需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 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黄帝内经·灵枢》:“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说明先后天的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的功能体现在主宰生命活动方面, 凡神气旺盛, 则精神充沛, 身体强壮, 目光有神, 色泽红润, 脏腑功能协调; 神气衰减, 则精神萎靡, 身体虚弱, 目无神彩, 色泽灰暗, 脏腑功能失调。中兽医学将脏腑与精神意识活动联系起来, 而有“五神藏”学说。《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元亨疗马集》“胡先生清浊五脏论”:“肝能藏魂肺隐魄,心内藏神肾隐精,脾即脏中生血气, 五神总不离身形。”“五神藏”学说以“心藏神”为主体,《黄帝内经·灵枢》:“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可见神与机体紧密联系, 有生命存在即有神的存在,《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体现了“形与神聚”、“形神合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在疾病诊断上, 通过对神气的观察可推断机体精气的盛衰, 脏腑功能的强弱, 以及疾病的演变和预后等。在脉诊上, 脉象柔和, 从容有序, 应指有力,称为有神,而有“脉贵有神”的说法。 神中医名词。神在中医学中有多种含义。通常说的有神、无神、失神、少神等,其“神”乃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与形(身体)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所谓“神与形俱”)。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疲。神旺的表现如面色红润光泽、目光炯炯、思维敏捷、语言清晰、精力充沛、行动灵活、反应迅速、骨健筋强,此为有神。若面色晦暗无光、目光呆滞、神志不清、语言错乱、行动迟缓等,是谓失神。在疾病过程中,神可用来判断预后,所谓失神者亡,得神者昌。目光最能传神,故望人之神气,望目至关重要。在中医诊断中,诊脉也要注意脉之有神无神。有神之脉搏动有力且活泼,预后多良。神在中医有时特指神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这个意义的神由心来主宰,故又称心神。一般所谓神志不清、神魂颠倒等病理状态下所称的“神”,均指意识和精神。 神谥号。《逸周书·谥法》 “民无能名曰神”,“民无能名” 的意思是指“善不可名”。蔡邕《独断·帝谥》 曰:“安仁立政曰神。” 郑樵 《谥法略》 中把“神” 列为上谥,即是上等的谥号。历代被谥为“神” 的皇帝如唐太宗的谥号“神武圣文皇帝”,梁(后梁) 太祖朱温的谥号 “神武元圣孝皇帝”,宋太宗的谥号 “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神广义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神产生于先后天精气,即“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故神气的盛衰可反映出精气及脏腑功能的盛衰。 神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术语。与“形”相对。哲学上指事物及其本质的不可知性。也指包括知、虑、情、性四因素的人的精神。作为美学范畴,在艺术品中指其所达到的一种较高的境界。也指审美对象具有的内在精神的本质属性。有时还指艺术家的想象活动,称“神思”。参见“哲学”中的“神”。 神宗教观念之一。不为自然规律所制约,具有一定形象、人格、高度智能和意志,且能影响或主宰物质世界的精神体中的最高者。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的进化,神的形象、数量、功能诸方面相应发生变化。对神的信仰和崇拜,是一切宗教的核心。参见“哲学”中的“神”。 神中国哲学范畴。❶神灵、鬼神。古代宗教神话中世界的主宰者。《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神宗教观念。人类主观臆想的超自然超人类力量的最高代表者,不一定有具体形体和具体形象,生活在虚幻世界中,但被认为具有制约自然和人类的超级能力,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主宰。该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原始人类尚无法正确认识自然力等的压迫,便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着自然界和社会,由此逐渐形成了“神”的概念。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多神到主神到一神的信仰发展过程。中国各民族几乎都经历了原始的多神信仰,也有许多民族发展到了一神教信仰阶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