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神机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神机营

军队名。兵种名。是以火器为攻击武器的军队。明、清两代均置。《明史·职官志五》: “永乐二十二年 (公元1424年) 置,曰五军营,曰神机营,曰三千营。五军、神机各设中军、左右哨、左右掖; 五军、三千各设5司。每营俱选勋臣2人提督之。其诸营管哨、掖官,曰坐营、曰坐司。又设把总、把司、把牌等官。景泰元年 (公元1450年) 选3营精锐立10团营,莅以总兵,统以总督,监以内臣。其旧设者,号为老营。成化三年 (公元1467年) 分团为12,每营又各分5军、三千统骑兵,神机统火器。其各营统领,俱择都督、都指挥或列爵充之,以总督统辖之。正德中,又选团营精锐,置东西两官厅,别设总兵、参将统领。嘉靖二十九年 (公元1550年) 革团营官厅,仍并三大营,改三千营曰神枢,设副、参、游、佐、坐营、号头、中军、千把总等官。〔神机营: 战兵1营,左副将2; 战兵2营,练勇参将1; 车兵3营,游击将军1; 车兵4营,佐击将军1; 城守5营,佐击将军1; 战兵6营,右副将1; 车兵7营,练勇参将1; 城守8营,佐击将军1; 城守9营,佐击将军1; 城守10营,佐击将军1; 备兵坐营官1,大号头官1。已上部推。监枪号头官1,中军官11,千总20,选锋把总六,把总128。已上俱营推〕。” 《清史稿·职官志四》: “神机营: 掌印管理大臣1人 〔亲王、郡王兼任〕。管理大臣无员限 〔王、公、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前锋护军各统领、副都统内特简〕。掌本营政令,遴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精捷者别为营,以时训练其艺。大阅各备练式,分官兵以守卫。总理全营事务翼长3人,掌董帅队伍。文案、营务、粮饷、核对、稿案5处总理翼长7人 〔文案、营务各2人,余1人〕,委翼长2人 〔文案、营务各1人〕,帮办翼长2人 〔隶文案处〕。学习翼长3人 〔隶营务处〕。承办章京1人 〔隶核对处〕,差委侍卫章京74人 〔隶营务处〕,委员94人〔文案39人,营务45人,粮饷6人,核对7人,稿案5人〕,印务处委员2人。军火局,管带官、营总各1人,办事章京2人。军器库,管带官、委翼长、管库章京各2人,委员4人。枪炮厂,总办2人,委员27人。机器局,总办3人,提调2人,总监工1人,委员10人,办事官2人。马步队兵25营,专操管带24人,帮操25人,总营总41人,令官17人。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御前大臣奕纪请建神机营,铸印信,未成军。咸丰十一年 (1861年) 始练兵设营,置专操大臣16人,帮操侍卫章京22人,带队章京96人。同治初,改定官制,简亲王领之。”

神机营

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掌操演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军。营兵五千,亦分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清代也有神机营,设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挑选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的精锐为营兵。负责守卫紫禁城及北、中、南三海,并扈从皇巡行。清末废。

神机营

明、清亲军军事机构。明代为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 (1403—1424) 中,征交阯,得火器法,立营演练,称为神机营。分为五军,即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设提督太监1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中军设坐营太监1人、将官1人,所属四司,各设监枪太监1人,把司官1人,把总2人。左、右掖和左、右哨设官相同。神机营平日肄习火器,拱卫京师,御驾亲征出行,环卫大营。土木之变后,改置团营。嘉靖 (1522—1566)中复旧制。万历 (1573—1620) 年间,大将李如松曾任神机营右副将。清代于咸丰十一年 (1861) 设神机营。职掌整顿京师武备,训练京师各营官兵之事。神机营是旗营中最受重视的部队,特派王大臣为管理大臣,员额不定。下设翼长,专操管带、帮操、营总、令官等。统辖马、步队25营,分左、右翼及中营,名为“威霆制胜队”,总计官兵1. 4万多人,皆由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前锋、护军、火器、健锐诸营所组成。神机营内设文案、营务、印务、粮饷、核对、稿案六处,所属有军火局、军器库、枪炮厂、机器局等单位,分设翼长、管带官、总办、委员、承办章京等官员,共约430人。神机营职责主要是守卫紫禁城及三海,并扈从皇帝巡行。清末废罢。

神机营

清代禁卫军之一。设于咸丰十一年(1861),选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及八旗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满蒙精锐旗兵为营兵,守卫紫禁城及三海,并扈从皇帝巡行。清末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