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州船政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00 福州船政局

即马尾船政局。系左宗棠于同治五年(1866)引进法国技术设备所创办,耗资47万两。法国洋枪队管带德克碑和海关税务司日意格被分别聘任为船政局正、副监督。同治十三年(1874)二人合同期满解聘,局务遂由中国人主持。由铁厂、船厂和水师学堂三部分组成。中法战争中遭严重破坏,生产每下愈况。至1908年,共造船40艘,“皆不堪为重洋角逐战阵之用”(《彭刚直公奏议》),只可供各省巡防缉私。1928年改称海军造船所。1949年10月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福州船政局Fuzhou chuanzhengju

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堂奏议创设,厂址在福州马尾罗星塔。聘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分任正、副监督,负责经办,使用法国技术设备。创办经费47万两,由闽海关四成结款内支拨,常年经费60万两,出自闽海关洋税及闽省茶税。到1868年机器厂、铸铁厂、钟表厂、木模厂、转锯厂、水缸厂陆续建成,雇用工人1000~2000人。1869年6月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下水,至1874年造成轮船15艘,均为木质旧式船。1884年8月(光绪十年七月)遭法海军炮火轰击,损失严重。战后经修复,继续制造兵轮快船。1887年所造铁甲舰“平远号”下水,表明制造水平有所提高。附设船政学堂,内分前后两学堂。前学堂培养造船人才,后学堂培养驾驶人才。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海军造船所”。

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创办的最大轮船修造厂。又名“马尾船政局”。闽浙总督左宗棠于同治五年(1866年)在福建闽江口马尾山下创办。主要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雇用工人近二千人。次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镇压回民起义,由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接办。制造军用船舰,技术上聘用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所造成的船舰用以装备福建海军,因以法国购进的破旧机械装配而成,质量低劣。还附设福州船政学堂,延师教习英、法两国语文、造船学、驾驶技术。此厂在设备、技术上仍是依靠法国。中法战争中一部分遭到严重破坏。

福州船政局

又称“马尾政局”、“闽局”。清政府经营的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主要由铁厂、船厂等部分组成,雇佣工人约1700到2000名。1884年中法战争时,遭受严重破坏。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