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8 秦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出土,已挖掘的1、2、3号坑占地约26000多平方米。现开放的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6米,中置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架车的陶马6000多件,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约有兵马俑1000多件,三号坑面积约520平方米,有武俑68件。就装束,大体分为战袍俑和盔甲俑;就职能,又分前锋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驭手、车士、武士、将官俑等,一般身高1.8米左右,分别由步、弩、车、骑等兵种组成合成军,各执弓、箭、戈、矛、戟等实战兵器。其阵容曲禁森严。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造型优美,形象各异,结构严谨,作风写实,体现秦代雕塑的高超技艺。1号坑已建有规模巨大的秦兵马俑馆,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世界第八个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将其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