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孝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38 秦孝公前381—前338

战国时期秦国君。赢姓,名渠梁。前361—前338年在位。初即位,即因诸侯轻视秦,下令求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入秦,任之以政,支持实行变法,国势渐强。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为求向东方发展,遂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支持商鞅实行变法。从此秦日益富强,奠定后来统一全国的基础。

秦孝公前381—前338

战国时秦国国君(前361—前338)。名渠梁。在位时,广招人才,命群臣献富国强兵之策,任用商鞅变法。前350年迁国都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 一步进行变法。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参见“商鞅”。

秦孝公前381~前338qin xiaogong

即秦孝公,献公之子。姓嬴,名渠梁。前361~前338年在位。秦咸阳城的奠基者。承秦献公遗愿,在国中求贤,于公元前359年,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把土地授予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国家日益强盛。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将秦国都城迁至咸阳(今渭城区窑店乡一带),加快变法速度,并以咸阳为中心对外扩张,屡败魏师,拓地至洛水以东。

秦孝公前381~前338

战国时秦国国君。亦称平王。名渠梁,献公之子。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他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继承先父遗志,“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即位之初,便下令求贤,宣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后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参见《商鞅变法》条),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他在位的第十二年(前350),开始大规模营建咸阳,并徙都之。此后直到秦王朝灭亡,咸阳始终是秦京师所在地。卒后葬弟圉。

秦孝公前381—前338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名渠梁。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战国初期,关东六国都力图富国强兵,兼并别国,遂掀起了变法运动,进行社会改革。秦孝公即位后,年轻有为,为秦国落后而痛心疾首。他决心仿效六国,变法图强。重用商鞅,实行变法。采用奖励军功、重农抑商、鼓励农耕、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新法,使落后的秦国迅速成为战国最先进的强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公元前350年,把都城从雍 (今陕西凤翔南)迁到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