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汉山东商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汉山东商运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很重视山东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渔、盐业生产,不断把山东的粮食,经黄河或陆地,运往关中或邻近地区。西汉初期,汉高祖则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加重赋税,并征用民间运力,与商贾对抗,限制了民间运输业的发展。到文帝、景帝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放松了对经商的禁令,商人又重新活跃起来。《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官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当时,山东的陶器、漆器、丝织等手工业产品,一部分做为贡品运至京都外;其余的由商业转销,或由产家雇人承运,或自产自运自销。在敦煌出土的东汉时生产的双丝细绢,上面就有“任城国亢父”字样,说明汉时山东济宁的丝织品已远销西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