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金文著录。十卷。清阮元著。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死后谥文达。每到一处,都以提倡学术自任。主编《经籍纂诂》,汇刻《皇清经解》。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成书于嘉庆初年。共著录五百五十件器(阮元《自序》谓五百六十器),其中商器一百七十三件,周器二百七十三件,秦器五件,汉晋器九十九件。书前有阮元自序和朱为弼后叙。据说朱为弼曾是阮元幕友,此书的编定、审释实出其手,经阮元改订而成。
卷首有《商周铜器说》二篇。上篇论古铜器铭文的重要历史价值。认为它的重要性与九经相同。同时介绍周代有关彝器的记载,以及汉唐时期出土彝器的情况。下篇论三代时鼎钟为最重要的彝器。此外,又附《商周兵器说》一篇,论述商周兵器发展趋势等。对所收录的各器,都一一摹录文字,加以考释。释文也能结合经史资料详细考证。在清代关于传世青铜器铭文的著录和考释专著中,此书是成书较早、内容较好的一部。
但是,作者由于受当时金文研究水平的限制,对铭文的摹写不十分正确,考释也有不少讹谬,铜器的断代和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真伪的鉴别也欠谨慎。出现类似误分一器为二,误合二铭为一的错误。方濬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曾指正过若干条摹写不准的字例。孙诒让《古籀拾遗》也校正此书释文错误七十条,可供参考。
传世版本以嘉庆九年(1804)阮氏自刻本为最佳。朱氏家藏原稿,旧题《吉金古文辨》,光绪三十二年(1906)石印时改题《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稿本》(四卷)。另外,阮氏所刻《皇清经解》,曾将此书中关于经、传部分辑为二卷收入。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清)阮元撰。10卷。著录商器173件、周器273件、秦器5件、汉晋器99件,共550件。除摹录其文字外,并加考释。附有《商周铜器说》和《商周兵器说》等3篇。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金石学书。清阮元编著。十卷。所收铜器铭文计有商器173件、周器273件、秦器5件、汉晋器99件,共550件。铭文均据拓本或摹本刊刻,并加考释。卷首附有《商周铜器说》2篇。其中错谬较多。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见“语言文字”中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十卷。清阮元撰。阮元,详见《两浙金石志》条。本书以阮元所得各拓本,属平湖朱为弼编定审释,辨释疑文,稽考古籍。国邑大夫之名,可补经传所未备;偏旁篆籀之字,可补《说文》所未及。将关涉经传者辑为二卷,刻入学海堂经解中,唯未摹篆文,不便学者。传本有嘉庆九年(1804)自刻本,光绪五年 (1879) 湖北崇文书局翻刻本,光绪八年(1882) 常熟“抱芳阁”刻本,光绪九年 (1883)鲍氏“后知不足斋” 刻本。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古器物铭文著录,清代阮元撰,10卷。该书共收录商周至两晋铜器551件,先摹录铭文,再进行考释,其中的秦汉铜器铭文,对研究汉代长安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可供与史籍记载订正补充,有嘉庆九年刻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