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突变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突变理论

研究突变现象的理论。法国数学家托姆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过程有时会从一种稳定状态突然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称为突变现象。如胚胎的生长,人的情绪的变化,因战争和地震等带来的灾难性变化等。主要采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等数学方法,为突变现象提供数学模型。逐渐应用于物理、生物、经济及社会学领域。目前学术界对突变理论的基础和应用仍有争议。


突变理论

研究系统的行为空间的不连续过程或突变现象的一般性质的数学理论。是微分拓扑学的新成果。1972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Rene Thom,1923—)首先提出。运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等数学工具,研究自然界各种形态、结构的不连续的突然变化现象,如材料突然断裂、地震突然发生等。托姆推导证明了在不超过四个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存在着七种不连续过程类型:折转型、尖点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脐点型、椭圆脐点型和抛物脐点型,适用于不超过四维的空间。突变理论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并初步得到应用。但学术界对此理论存有争议。突变理论的突出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把握质量互变过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