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6 窗起采光、通风、观望、隔声、隔热、保温、装饰和分隔空间等作用,设于外围护结构或隔墙上的建筑配件。一般由窗扇和窗樘两部分构成。窗扇可开启也可固定,包括边梃、上冒头、下冒头和窗芯,中间镶嵌玻璃、百叶、窗纱等。窗樘固定于墙体上,包括边框、上槛、中槛和下槛。窗可由木、钢、铝合金、钢筋混凝土、塑料等做成。按其开启方式,又可分为平开窗、推拉窗、上(中、下)悬窗、转窗、滑轴窗等。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窗有槛窗(类似格门,仅将格门的裙板处做成墙壁,称槛墙。墙上安榻板,板上立安风槛,然后安窗)。支摘窗(上下两扇,上扇可以支起,下扇不能支起但可摘下,也有的上下分为三扇)。推窗(也叫风窗。分内外两层,白天可将外面一层推起支上,晚上放下来,利于保温和防盗)。横披窗(高大建筑中,位于上、中槛之间的窗子)。直棂窗(在库、厨、杂役等屋常设置的用直木棂条竖着排列如栅栏式的窗子)。另外还有一些不很常见的窗子,如拉窗、“翻天印”等。而在园林里走廊的外墙上,又常开些不同形状的小窗洞,如石榴、桃、扇面、方、五角、六角……还有的在这些小窗洞内外安玻璃,或以薄砖、瓦片拼成各式各样的窗棂。 窗chuang光学系统中视场光阑的像。视场光阑经它前面所有光学元件所成的像称为入射窗(简称入窗),若视场光阑的前面没有光学元件,则视场光阑本身就兼入射窗。视场光阑经它后面所有光学元件所成的像称为出射窗(简称出窗),若视场光阑后面没有光学元件,则视场光阑本身就兼出射窗。在最后产生实像的系统(如摄影系统)和有中间实像的系统(如开普勒望远镜和显微镜)里,视场光阑是置于这种实像的像面处的(见光阑),于是入射窗和出射窗分别与物面和像面重合,此时视场有明显的界线。图中示出了最简单的摄影系统窗的情况。位于实像处的底片边框NN′是视场光阑,它又兼出射窗;底片边框NN′经它前面的透镜(镜头)在物面上所成的像RR′为入射窗。在无实像或中间实像的光学系统里,虽都存在视场光阑(见光阑),但此时入射窗不与物面重合,视场没有明显的界线。 窗中国古代建筑中为使室内空气流通及采光而设置的。早在人类穴居时期为采光和通风的需要,便在穴顶凿洞,谓之囱,是最早的窗。后脱离穴居,盖起房屋居住,便在墙上开窗洞,叫做牖。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子越盖越大,为使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便在房屋前面开窗,于是逐渐发展为直棂窗、槛窗,支摘窗、风窗、天窗、推窗、地坪窗等。当人们把采光、通风作用与装饰作用结合起来之后,五光十色的窗子便陆续问世。 窗供采光和通风并起到安全、隔声和防止风雨冰雪侵蚀的围护构件。按材质有木窗、钢窗、铝合金窗、塑料窗、塑钢窗等。按开关方式有平开窗、推拉窗、悬窗、立转窗、折叠窗、滑轴窗、固定窗。按用途分防火窗、隔声窗、保温窗、防护窗、屏蔽窗、防射线窗、防风沙窗、密闭窗、泄压窗、传递窗、观察窗、亮窗、换气窗等。窗的尺寸与窗扇的多寡应根据用料、使用要求、安装方式、开启方式、并参照门窗洞口尺寸系列标准而定。目前常用木窗宽有600、1000、1100、1500、2000 mm,高600、800、1100、1300 mm(无亮窗)和1500、1600、1800 mm(带亮窗)几种。常用平开钢窗尺寸系列为宽600~1800 mm、高600~2100 mm,常用平开铝合金窗尺寸系列为宽600~2100 mm、高600~2100 mm,推拉铝合金窗尺寸系列为宽1200~3000 mm、高600~2100 mm,通常平开窗扇的宽不大于600 mm,高不宜超过1500 mm,否则需设亮窗。推拉窗宽可达1800~2000 mm,高亦不超过1500 mm,转窗宽高均不宜大于1000 mm。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