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竺道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竺道生?—434

东晋刘宋时高僧。著名佛学家,涅槃学大师,*鸠摩罗什弟子,为“关中四子”之一。本姓魏,因随竺法汰弃俗皈依,所以改姓竺。巨鹿(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江苏徐州)。早年学习佛学,已有所成,富于创见。中年赴各地游学,先后受教于毗昙大师僧伽提婆、般若中观学大师鸠摩罗什等。公元407年南返,在京师建康力倡涅槃之学,他吸收众流,独创新见,把般若实相学和佛身说结合起来,阐发佛性之义,鼓吹顿悟之说,融般若、涅槃学于一炉,对后世佛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甚多,如《顿悟成佛义》、《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但多散佚。现在能见到的,有《妙法莲花经疏》,还有一篇短文《答王卫军书》。竺道生在建康宣传“阐提皆得成佛”之说,被目之为背经邪说,将他摈出僧众。后昙无谶译《涅槃》传到建康,经中果然说一阐提皆有佛性,他的观点得到经证。后即在庐山精舍讲述他的学说,涅槃之学因而在江南大大兴盛起来,竺道生成了南方最初的涅槃大师。

竺道生?—434

即“道生”。东晋僧人。本姓魏,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幼从竺法汰出家,随师姓竺。后从鸠摩罗什受学,为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一。以为语言文字只是表意之工具,不可执滞,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诸义。又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之说。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另有《维摩》、《法华》等经疏。

竺道生

(见“道生”条。)

竺道生

东晋僧人。本姓魏, 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幼年投瓦官寺竺法汰出家,遂姓竺。后至庐山,从罽宾(古域古国,在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沙门僧迦提婆学经。鸠摩罗什至长安后,竺道生与慧叡、慧严、慧观等前往受经,并辅佐罗什译《大品般若经》和《小品般若经》等,为“什门四圣”之一。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回到金陵,止于青园寺。因立“善不受极”和“顿悟成佛”之说,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遭到旧学僧党攻击,被逐出建康, 遂历虎丘, 而入庐山。元嘉七年(公元430年), 北凉昙无谶所译大本《涅槃经》传至建康,其说获证实,竺道生即在庐山宣讲此经。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十月寂,葬于庐山。寿六十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