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我国制笔历史悠久。殷商时代的陶器上用笔的痕迹已很明显。秦已普遍使用以竹为管,以毛为毫的笔。秦以后皆崇尚兔毫笔。安徽宣州在唐代已成为全国制笔中心,所造之笔,统称宣笔。它用料讲究,崇尚兔毫,配合使用上等鹿毫、羊毫,质量冠绝一时。尤其宣州的“紫毫笔”,不但受到书画名家、文人墨客的青睐,而且成为“贡品”。白居易写诗赞道:“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毫虽轻,功甚重,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由此可见宣笔制作的精良。
宣州有一大批著名的笔工,据《墨池琐录》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唐代书法家柳公权都分别曾向宣州陈氏求笔。除陈氏外,唐代还有诸葛氏,为制笔世家,延传至宋。诸葛笔向为人们视为珍玩。其中诸葛高名声最大。梅圣俞赞曰:“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黄庭坚对诸葛高笔拍案叫绝:“千金求买市中无。”在诸葛氏的影响下,宋代制笔名工辈出,宣笔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们不用柱毫,而用一至两种兽毛散立扎成,这种无心散卓法的制笔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制笔家不仅使毛笔达到“尖、圆、齐、健”四美的标准,而且注重笔管制作工艺,有金管、银管、瓷管、斑竹管、棕竹管、象牙管、玳瑁管、波萝漆管、紫枟管等等,另又加上描花、镶嵌、雕刻花纹、题字,使宣笔成为集实用与艺术为一身的工艺品。
元代以后,湖笔兴起,逐渐在制笔业中独占鳌头。明清至近代,宣笔虽然衰落,但安徽各地制笔名工仍层出不穷,如徽州的詹斗山和艺林堂、泾县的包安吴、六安的一品斋等,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