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人造卫星脱离太阳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速度。达到这一速度的人造卫星,将沿着双曲线的轨道飞出太阳系,逃逸到银河系的宇宙空间去。若不计空气阻力,它的数值约为16.7×103米/秒。由于人造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等于它绕地球运动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倍,而人造卫星随地球以30×103米/秒的速度绕太阳运动,所以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所需的速度也应等于30×103米/秒的倍,即×30×103米/秒=42.4×103米/秒。要使卫星具有这个速度,实际上只要使它在沿着地球公转运动方向上增加△v=(42.4×103-30×103)米/秒=12.4×103米/秒就行了。但是,△v并不是人造卫星脱离太阳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速度,因为人造卫星首先要挣脱地球的引力,脱离地球,然后才能挣脱太阳的引力,逃离太阳系。所以人造卫星需具有的能量,应等于它挣脱地球引力所需的能量加上它挣脱太阳引力所需的能量,是第三宇宙速度,v2是第二宇宙速度,△v是卫星在地球公转方向上所增加的速度。解上式得v3=将v2=11.2×103米/秒,△v=12.4×103米/秒代入计算,即得出v3≈16.5×103米/秒,如果计及其他行星的引力,则v3=16.7×103米/秒。美国在1972年发射的先锋10号,1973年发射的先锋11号,以及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卫星,都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这些卫星飞越太阳系诸行星上空,发回了所拍摄的木星、土星、天王星等大量照片,使人类增加了对这些遥远星球的了解。这些人造天体最终要离开太阳系,进入宇宙的群星之中。
见“宇宙速度”。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