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新中国成立前,中远郊农村基本上没有用电。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江苏省10个县划进上海市以后,1959年开始,城市电网逐步向10个县的农村延伸。先是为了建设电力灌溉站,带着解决一部分农民生活用电。到1971年,村村通电,电力排灌面积占总耕地的93.9%,农副产品加工也实现了电气化。多数农民家庭也用上了电。随着社队工业(后称乡镇工业)的发展,到1985年,乡镇工业的用电量已经占农村总用电量的67.4%;农民家庭也户户通了电。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吉林省农村电气化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40多年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点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到1990年末,全省农村用电基本普及,农村电力网基本形成,农村电气化已初具规模,为到本世纪末全省实现农村电气化,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电力工业的优越条件。全自治区1/4面积地下有煤,总储量达2 027亿吨,居全国第5位。1993年,全自治区煤炭产量1 371. 5万吨。黄河流经宁夏392.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 05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水量331亿立方米,天然落差193米,水能资源理论蕴量202.9万千瓦。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江苏农村用电起步较早,1915年前后,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开始兴办民营电灯公司,供集镇商市照明。1924年戚墅堰震华电厂在武进县定西乡创办全省第一个电力戽水站,开始将电力用于农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农电事业逐步发展。到1995年为止,全省64个县(市)及省辖市郊区,拥有220千伏变电站55座、81台主变、993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6 183.8公里,110千伏变电站230座、339台主变、979.8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13 904公里,35千伏变电站745座、1 304台主变、680.8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107 436公里,配电变压器14.3万台、2231.9万千伏安;农村低压线路51.8万公里。全省农电事业已具一定规模,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福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56亩,且有继续递减的趋势。为此,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既要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尤其是不断壮大乡镇企业,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农村的电气化。农村电气化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一环。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