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

甘肃地域差异显著,土地宽广,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出口条件。可供出口的大宗土特产品达50余件,畜产品80多种,瓜果蔬菜20多种,活畜、冻肉5个品种,中药材30多个品种,合计190多个品种。如庆阳地区的金针菜、早胜牛、紫绒,临夏、定西及河西地区的蚕豆,兰州、武威地区的黑瓜籽,临夏、定西、陇南的中药材、蕨菜,兰州的百合、白兰瓜,河西走廊的发菜,民乐的大蒜,甘谷的辣椒干,河西的白、紫山羊绒等。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繁荣时期,著名的“茶马互市”和酒泉、嘉峪关的对中亚各国的贸易,在甘肃的对外边境贸易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农、林、牧、渔、水利、乡镇工业等领域都有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良好条件。从明代以后,特别是在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制度束缚,经济发展缓慢,交通闭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都处在严重滞后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之前,甘肃没有自己的对外贸易,只有英国的悦和、居利、新泰兴、高林、仁记、兴隆洋行,法国的瑞记、平原、孔士、安原、来利洋行以及国民党政策支持下的孔祥熙、宋子文设立的乾源洋行、杨子公司等,用掠夺手段收购皮毛、药材、肠衣等直接出口或运往沿海口岸出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 人民政府实行了发展农村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农产品出口和对外经济合作事业, 使农副土畜特产品的出口贸易和农业对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进入了新的时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