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策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策题指科举考试中策试的试题。历代策题的拟定、字数等各有定制。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载宋代情况:“国初举人对策,皆先写策题,然策题不过一二十句。其后策题寖多,而写题如初,举人甚以为苦。庆历初,贾文元公为中丞,始奏罢之。”清代殿试策题,顺治二年(1645)定为二三百字,内所问仅二三事。如顺治四年丁亥科,其题为“求得真才”、“痛革官弊”及“筹饷”三项;六年己丑科,其题为“联满汉、养民力、化顽梗”三项。康熙以后策题长至五六百字,分列四项。初由内阁预拟,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为由读卷大臣于殿试前一日集于文华殿拟出标目八道,每题四字,进候钦定圈出四条。入夜在内阁大堂传工匠刊刻印刷,考前发给应试者每人一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