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算数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96 算数书抄写于西汉初年(约前2世纪)的竹简算书。成书时间应该更早,约为战国时期。1983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全书共有竹简200余支,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现已清理出小标题60多个,共90多个题目。内容包括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比例问题、面积和体积问题等。还有《九章算术》中所没有的 “相乘”、“增减分”等内容。《算数书》是已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较为完整的数学专著。它比《九章算术》还早近200年。而且由于《算数书》是出土的竹简算书的实物,更可使人从中了解中国古代算书和数学发展状况的原貌。 算数书Suanshushu《算数书》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成书最早的数学专著。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一座西汉初期古墓中, 共约二百支竹简,七千余字,不分卷。作者已不可考。据认为在汉代以前已经成书。 算数书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标题的问题集,是以算题和解题步骤联系而成的。其小标题有 “方田”、“税田”、“金价”、“合分”、“约分”、“增减分”、“分乘”、“相乘”、“经分”、“程禾”、“贾盐”、“息钱”、“少广”等,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田亩面积计算、开方、分数运算、税赋计算、“方程”等,与 《九章算术》颇为相似。其“少广”题为:“广一步、半步。亦以一为二、半为一,同之三,以为法。即直 (置) 二百册步,亦以一为二(为实),除如法得从 (纵)步。为从 (纵)百六十步。”这是已知长方形一边和面积求另一边的问题,译成今文为: (1+1/2)=2/2+1/2=3/2,再240÷3/2=240×2/3,即240×2=480,480÷3=160(步)。这道题包括分数加法运算和通分以及分数除法等。《算数书》体例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术为具体解题步骤,相当于公式,具有较强的程序性,其体例与《九章》相似,为后世中算著作确立了基本样式。据当代中算史家李迪考证,《算数书》的作者应为汉代张苍(约前250—前152) (见李迪 《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墓主是谁?》,载《数学史研究文集第四辑》)。对《算数书》作出研究的有:李学勤《中国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载《文物天地》1985年第一期);杜石然《江陵张家山竹简 〈算数书〉初探》(载《自然科学史研究》第七卷第三期);陈耀钧、陈燕萍 《〈算数书〉与 〈九章算术》(载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1987)。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